在玩ddHiFi的Memory的时候,它让我联想起了我以前学生时代玩MP3时候的一些时光。不记得是小学的什么时候了,有一年的期末考试考的不错,爸妈带我进城去本地最大的超市“大润发”,说给我奖励点什么东西,我选择了一台售价99元的“清华紫光”MP3。虽然学生时代我也攒钱买过不少耳机产品,但这台MP3我一直高频使用、直到我高二那年搬家才不知去向,在那之前它陪伴我度过了无数时光。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台MP3的话它算是有些奇怪的,因为它没有3.5耳机孔,只能用它的原配耳塞、使用Mini USB口来连接,正像我如今在把ddHiFi的Memory接在手机上一样,没有小尾巴、没有绕耳式的佩戴,听歌的方式回到了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但更“回忆杀”的地方在于,43198方案的解码放大USB-C线材+13mm的超大尺寸全频平板单元,这种现代的高性能硬件组合,呈现出的是近似传统动圈那种风格路线的暖声、模拟味走向。
开箱环节很简单带过一下,dd的包装一向非常环保,打开后即是收纳盒本体,是类似磁带机的设计风格,内部两侧都有网兜夹层,腔体无需额外的网套就可以分离放置,另一侧你可以放点备用套子、乃至放个小尾巴进去也没什么压力,腔体本身非常薄、线材也软,所以这个包对于放耳塞来说还是非常有余量的。这个包的做工非常精湛,采用超纤皮革面料搭配YKK拉链,如果你想单买的话可以搜索“ddHiFi CZ120”,零售价118元。
我近几年采购过用来送亲朋好友的一些产品,除了头戴、TWS等蓝牙设备以外,有线耳机我送过的有TANCHJIM的Darling、逆转未来的Sigma、凯声的平头,他们的共同点其实很明显——直插式的佩戴。当然,直插型佩戴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无差别的让收到礼物的人戴的便捷、戴的舒服,因为我身边绝大部分的朋友其实都很难顺利戴好一个绕耳式类公模的入耳腔体,哪怕耳机展会上都能看到各种戴错的,更别说普罗大众。像Darling也好、Sigma也好,他们都是类似于圆柱体的结构,优点是佩戴容错率极高、能适应所有人的耳道,但比较难用上大尺寸的单元,而且舒适度可能是纯靠耳道摩擦力、也存在明显的听诊器效应。而ddHiFi的这种直插式偏转导管我印象中是起源于索尼的MDR-EX90,它创新性地在常规体积内以不绕耳的佩戴方式塞入了13.5mm的动圈单元,通过导管的一定偏转角度来让佩戴更具备“镶嵌感”,后来也成了一代经典设计,我买过的达音科、安桥等大品牌都有过类似的产品。
Memory的腔体本身设计非常简洁、也直接取消掉了可换线母座,壳体本身是AL6063航空铝材CNC车出来的,表面为阳极氧化喷砂处理,观感光泽度强、触感细腻,整体腔体重量控制的非常好,你可以选择直插式、也可以选择绕耳式佩戴。不过直插式的佩戴,不论怎么调整角度和线材,都是没有办法完全规避掉听诊器效应的,这也是当年各个品牌都要标配线夹、或者喜欢给你额外添置一个外部耳挂的原因,Memory确实也没能幸免。
Memory的线材看着不算细,但是柔软度近乎完美,表面的披覆材料与自家的Nyx Net相仿,几乎可以弯折成任意你要的形状、也不易缠绕打结,非常好打理。线体的部分材料为5N单晶铜,分线器部分搭载了线控和麦克风,其中给线控麦克风的这一路线材是单独编织的,完全不会影响通向腔体的两股线材。
USB-C插头的部分金属质感一如既往的精湛,并且集成了CS43198方案的解码放大与DSP电路,支持32bit/384kHz的原生码率。dd家对CS家的芯片应用已经非常有经验了,43198内置的放大器也具备着高功率、低失真、低功耗的优点,非常适合直接接驳在手机这种设备上、能够保持足够的输出能力,同时DSP数字调节也可以对调音部分带来极高的可塑性,虽然CS家集成方案的声音是偏中性的,但Memory整体依旧输出了非常温暖宽松的声音氛围。
Memory搭载了水月雨自研专利13mm超线性平板单元,如果你担心平板可能会比动圈更吃电的话,那你还真可以更新一下自己的观念啦,这颗平板的换能效率是传统平板单元的十倍有余(这也是为什么水月雨的梦回TWS可以使用平板单元的同时还保持足够的续航能力)、小功率即可获得宽广的动态范围,全频段非线性失真低于0.05%,可以为Memory带来足够高的素质上限与音色可塑性。
不过即便是搭载了具备高功率输出的USB-C口线材、和13mm的大尺寸平板单元,Memory最终还是呈现出了一个听感流的路线,虽然没有Surface那股子绵柔慵懒的劲儿、底子会更硬朗一点,但是放在整体的便携耳塞市场里的话,Memory依然有着称得上蓬松的、充满空气感的声音底子与略HuFi倾向的人声表达。它在中频的浓密感上确实没有Surface来的凶,但距离也依然是相对贴脸的、口型是适度的、气息是很弥散的,并且对齿音的打磨非常自然,不会一刀切把对应的频段全抹没而导致弦乐的音色失真,但在一些可能出现齿音的发音里做到了一个平滑的过渡(这一点在单单元的耳塞里技术难度是更高的)。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诧异,毕竟水月雨对齿音的控制一向是强项,尤其是日语发音里类似于“tsu”的咬字可能比华语类歌曲更容易出现齿音,作为老二次元品牌,他们的经验肯定是足够丰富的。
而如果单纯是讲两端的部分,那Memory和“典型水月雨风格”就相当不一样啦,最直观的是它的高频部分,其实虽然整体Memory的底子是宽松的、但其实它高频有着很强的密度与棱角感,并不是那种轻盈平滑的风格,尤其是如果你基于流媒体APP+非独占模式 +高声压的基础上去听器乐的时候,会觉得高频有一定的冲感、尤其是管乐的部分有一些比较强的金属味儿,这个情况随着音源质量的提升会改善,但我毕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去用V3D或者MBP这样的音源嘛不是,考虑到比较极端的情况下的话,Memory的高频其实比水月雨家族的那些产品会更有力道、在基音的部分也密度更高一点,而非那种非常轻盈、线性的能量表达。
低频部分,我认为比记忆里的工程机在结像的方面要更好、鼓点中心感是非常明确的,极低频的部分有一定的表达、但不算是铺的很深,没有非常强的极限下潜,但在低频基音的部分有足够的量感托底、而且结像肉感是很在线的,你能够听到非常有力道的、打击感极强的低频,但是极低频深度不如用独立动圈负责低频的Surface那么深邃,它会显现出更强的节奏感、紧实感、活泼感,听金属类摇滚或者City Pop的时候很带劲、相比之下Surface就显得拖沓了一点,这也是二者低频风格的本质不同。声场不算是Memory的弱项,至少横向宽度与Y轴的高度是做的非常好的,这一点其实从单元尺寸也能知道水月雨自然不可能把它声场调小,但也许是出于对人声贴脸感做了点妥协,它的纵深比真正意义上的器乐类耳塞要弱一截、但在泛流行乐类的耳塞里不算差。
人声是Memory身上非常出彩的部分,它有很好的醇厚度、适度贴脸的距离感,Delay与气息的绵延感不如Surface来的那么强烈、这同时也导致它也能够兼顾一些偏节奏感的曲目,不论是抒情的港台流行、爵士、布鲁斯,还是更强调欢快感的Jpop、狭义二次元ACG,又或者是强调力量感与嗓音金属芯的一些欧美流行,它的人声“全面性”其实比更贵的Surface要更好,Surface这个老大哥则是把技能主要点在了偏抒情的人声风格上。在听Memory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即便听一些偏现代的录音,它也能够把器乐与人声带来适度的颗粒感、高频的氛围有适度的暗,但器乐的音色又是不暗的,与我入烧时所买的各种爱华松下索尼的平头塞都有近似的神韵,包括它低频重节奏与打击感的特性也让我很喜欢拿它去听听一些City Pop,甭管它是不是听到吐的抖音神曲,《午夜之门〜Stay With Me》这首歌用Memory来回放是真的爽到摇头抖腿!
ddHiFi想玩复古,真的并不是只徒有外形“神韵”而已,复古的收纳包、经典的偏转直插设计、人声部分的模拟味表现,它由内而外的气质都是一套能够逻辑自洽的、非常协调的呈现方式,虽然在解码放大与单元尺寸的部分非常的高素质现代化,但ddHiFi通过线材用料、DSP算法、以及ST35耳塞套等方式形成了音色方面同样的复古感,就如标题所说的那样,把玩它的时候,偶尔会让我回想起旧时光里走在街上踩着周杰伦的曲子节拍压马路的,那位少年的自己。
附:这篇评测文章出处为:点击查看
原文作者:李凌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