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HiFi电源线插上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会更香甜可口么?Emmmmmm……其实对比标配的电源线最终煮出来的饭没啥区别!这是一个被玩烂了的梗,HiFi的基础是电,所以一条好的电源线对于台式系统不说会有什么质的飞跃,但至少可以保证一个不错的基础盘,就好比你煮饭时放好点的米进去一样……
从命名的型号不难看出,这不是ddHiFi出品的第一款电源线了,这个Pro是对原有PC150的升级,并且依旧保留了前作PC150可以亲自上手实操的优良体验。
外包装延续了ddHiFi独有的极简思路,采用贴纸将型号以及相关参数呈现在外包装正面。而包装上的自主装发烧电源线配件则是为了那些购买非预组装版本的指明了方向,另外一点就是PC150Pro有国标、美标、欧标的区分,如果第一次玩升级线还是要看清楚区别。
ddHiFi也是过于实在的把PC150Pro的“配料表”清清楚楚的放在了盒子上,线芯材质、地芯规格、电源、地线、填充、外绝缘等等,当然最重要的其实还是6N单晶铜(电源线7×14×0.16 OCC +HDPE)×2 +无氧铜(地线7×14×0.16 OFC + HDPE)×1的线材主体配置。对于内部保护措施PC150Pro是高于平均水平的,甚至比部分高价线的保护做得更到位……
除了外包装上相信的参数信息外,ddHiFi的贴心之处还在于内嵌了一张更详细的说明书,基本上达到了有手就行的地步。
PC150Pro的颜色其实比不上PC150来得那么惊艳,但至少让你一眼看上去更HiFi了。当然这个黑色+咖啡色的搭配其实也挺符合ddHiFi本身品牌的设计调性。
虽然我手里的是预组装版本,但包装里既然送了螺丝刀,就不妨碍我拆开了看看,内部标注以及扎实的用料对于自主装版的用户算是一种别样的开箱体验吧。按你胃:PC150Pro在我用过的电源线里软硬度适中吧……
在声音的提升上首先接受鞭挞的是FIIO K17,标配那条线下K17的声音基本盘是糊里糊气的,然后我硬怼了条晶彩上去,声音润多了。但搭配FT7的声音就属于有点平、大场面略凌乱,所以我至今FT7的文还没撸……
换上PC150Pro之后的K17+FT7整个的分离度好了很多,至少没有之前的那种风中凌乱的感觉,中频部分相对的在延伸上更好一些,没有那种略平略糊的感觉了。另一点就是在声场的体现上更具规模感一些,原本我以为就这了,但正好随机到一首曲目时发现这套搭配的高频延伸和整体通透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于K17+FT7这套搭配的提升简单总结就是声音更舒展通透了……
接下来就是关于矩声Element X2 + Meze Poet的搭配了,因为X2一直是被我放在电脑底下偷懒用的机器,本身的声音是中性微暖偏厚实的,再加上其相对不俗的驱动力,基本上推啥都不会出错的声音。
而在换上PC150Pro之后,纵向的延伸有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器乐的延展性和层次感,还是歌手的位置感对比我之前的某品牌线(甚至比PC150Pro贵一半你敢信?)提升更大。并且整个声音的空间感出来了,Y轴轻松get到。But其实高频的延伸以及通透度都是不错的,只是略微厚实的声底会比较挑曲目才能感受到而已。低频的量感对比之前配的线会少那么一丢丢,但在瞬态和下潜深度上则更为优秀。
最后的尝试就是用PC150Pro换下Cayin HA300MKIII上的晶彩(我这是正经国行晶彩,可不是什么所谓线基或者散包),然后把PA1上的电源线也换成了PC150Pro(因为给到DAM1的是PA1整容之后的电流),其实我这系统解码部分不吃电源线,而PA1–DAM1的过机电源线换成了瓦哈拉(够三条PC150Pro了)。其实这部分想表达的是声音的差异性,讲道理从晶彩换到PC150Pro并没有给我太大的落差感,因为我自己HA300MKII的线材都是去堆素质和瞬态了,所以PC150Pro换上之后的感觉就是瞬态响应会慢上那么一丢丢,但在一个接受范畴,声音会相对的润很多,另外就是声场会有一丢丢的改变,横向声场对比晶彩会收窄一点点,但纵向会更好,解析层面说实话我觉得是55开的。
还是简单总结一下目前折腾了接近2周后对于ddHiFi PC150Pro的使用感受吧!软硬适度,粗细适度,可玩性不错,声音中性,瞬态不错,透明度不错,两端延伸都有提升,对纵向的提升会高于横向声场的改变。基于其售价我个人觉得是入门级以上不错的选择……
附:这篇评测文章出处为:点击查看
原文作者:LOMO胖纸